观点 / ideas

蓝章策划2016年度观点碎片集合

2016/12/30

每天,我们会把思考的碎片写出来,一年下来也近2万字的观点,内容基本集中在:营销与品牌战略、产品开发与策划、商业观察三大维度。今日得空加以整理,妄从碎片中寻找系统与方向,同时也留备查阅。

金宏星

一、营销与品牌战略

【消费升级与系统策划】
新一轮消费升级大势,企业需要的是系统性策划与落地的能力,从消费者心智透析,到核心竞争力的梳理锻造,到消费价值的提炼与传递,到终端体验,缺一不可!

【生态竞争与圈层经济】
过去企业家讲战略讲精益管理,15年前开始讲品牌讲渠道,现在诸多老板谈产品谈链接。移动互联的确引发企业变革,过去讲资源掌控的产业链战略,现在更多的谈以爆品撕开一角进而构建生态王国,在资源方面更多的是谈轻资产谈跨行业整合利用谈圈层营销,无论你是否喜欢,但总要直面现实!

【关键价值】
前几年在老东家上班,陈春花女士做独立董事,印象中她反复强调“关键价值”这一概念,我理解是在于你的企业为消费者带来什么具体的、不可替代、不可有同行比拟的价值。同样,HR人才价值衡量标准之一,也是不可替代性,通俗讲,缺了这个人,企业或部门会有多大影响,根据这个确定给多少报酬。

【标签化生存】
传李小龙曾说过,我不怕学一万种腿法的人,就怕把一种腿法练一万次的人,坚持一个点做深度,即会收获一个明确清晰的标签。正如林正英的僵尸片、程咬金的三板斧,都成为广为人知的标签,品牌与个人都需要标签,这也是我所谓的标签化生存,可以尝试着告诉别人,你的标签是什么?你的品牌标签是什么?

【消费者体验】
移动互联时代,都在讲消费者体验,做策划工作,以身试法是首要工作,要谨慎以传统调研数据为主线。当然,这与策划人的敏感度与专业度有极大关系,与知识结构、与左右脑思维、与你的星座或许都有关系哦

【商业模式】
现阶段所听到很多的“商业模式创新”,其实很多都是一层窗户纸,核心还是要考量资源或称价值链(包括自身资源及所能掌控的社会资源);其次是行业大鳄可能涉猎周期与程度;第三就是持续发展与盈利的能力

【核心竞争力VS核心价值】
我理解的核心竞争力,是相对于市场竞争格局比对后,基于产品、渠道、服务等所提出的优于对手的能力;核心价值更多的则是基于消费者、竞品、社会责任等多位因素提炼的价值

【免费】
几曾何时,免费已成为一种“商业模式”,几曾何时,免费已被贴上“骗子”的标签

【定制家居风口】
似乎刹那间,所有家居类品牌一下子都在整合产业链,做品类扩张,以顺应整屋软装定制的势头,都想分得一杯羹!你要说你专做地板、专做木门,就好像显得特别low一样!

【营销思考】
产品:讲情感,做爆款;品牌:做人格,讲情怀;传播:做内容,攒圈子;渠道:做场景,讲体验

【行业细分与品牌情感】
过去,很多教材描述品牌总会说到,卖的是一种生活方式,顺便送件产品。我一直认为这理论有些偏颇,这牵涉到细分行业“情感粘附度”的问题,香水皮具等是典型高粘附产业,感性价值较大,诉求可以玩生活方式;而机械化工产业则相反,需区别对待

【掌门人变化】
随着二代掌门人接班,以及80后掌门人崛起,咨询策划业态也随之转变,你说的他们都听过,靠大道理小点子与信息差走天下的时代真的过去了,结合电商与跨界大势,现在更多的需求是“如何具体增长多少”,系统性与落地性尤为重要!这是个玩真的时代!

【智力行业突围】
今天下午参与几位深V攒的局,聊到最后,觉得“政府背书+资本+可批量流通的C端IP项目+超过十万小时作业的各环节操盘手+全员有限责任重组”会是智力行业拓展的不错的路径,这会是“理想国”吗?

【自定义品类】
产品找不同而定义新品类,似乎可以帮助客户快速建立销售与传播话语权,但并非所有产品都合适这样去做,也不是所有体量,以及发展阶段的企业都合适,最大问题会是缺乏足够资源推动新品类,市场教育与引导不足,而被市场和消费者边缘化!

【一万小时定律】
从平凡到非凡需要一万小时的学习与磨练,算了下大约需要5年时间,有人说这是个极速互通的时代,只要有心或许用不了一万小时,就可以成为领域专家。也有人会坚持自己的认知看世界,比如常会有“非专业出身”的概念,专业出身一般指本科的话也就四年好不好!而且真正用于专业学习的时间有多少大家都清楚!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果产生这样的印象,要么是对方不够努力学习与改变,并认真塑造传播价值,要么就是你的执念太深,固化思维,而不去了解对方,仅凭过往认知来评判

【相由心生】
你看到的,就是你心里所想的,正所谓相由心生,心念美好,自然花开

【泛滥的匠心】
这一两年突然身边好多品牌都开始大打匠心牌,尤其农产品,各种田间地头,各种台前幕后,你还会带感吗?你还会买单吗?没有应合消费升级的普世匠心,没有戳到人性的弱点,就如同太监意淫一般!

【学院商业化,企业学院化】
各大高校似乎都在积极与社会与商业对接,让学生更早更好的接触商业项目;而现在的企业管理中,却都在构建学习型组织,不断加大培训力度和丰富形势,因为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结构不断刷新,如同过去通信手机与智能手机的区别,团队需要不断充电(培训学习),并持续保持在网(圈层经济),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迷乱的创业潮】
你有没发现,身边很多创业年轻,一门心思在做创业项目计划书,并活跃在各种创业投资大赛……请问:你有多少精力研究产品与客户沟通呢?!缺失这两项的倾力打磨,投资方仅凭所谓的“商业模式创新”就给你钱烧吗?!

【经验主义】
如果你有需要联系厂商,你会从什么途径或方式联系呢?比如:包装盒或其他资料的电话、二维码、网址、搜索引擎、淘宝旗舰店、微博、订阅号、服务号、114、问熟人……

【品牌的功能】
在我看来,品牌存在两大功能:使人放心,使人愉悦,二者存在递进关系,还分别对应人的左右脑。老板,你的品牌,若从这两个维度评判,是否OK?

【广告语创作现象】
知名品牌开始走接地气的卖点直述方式,更强调特质与消费利益结合;初创品牌玩起了不知所云的情怀,装得像大牌一样,想给消费者一个高大上的感觉。无论怎样,消费者总需要对自己有用的,有触动的,表达上来讲,初创品牌还是利益点明确些要好,毕竟财大气粗的初创品牌还是少数。

【惯性思维与行为】
公司有个门把手的锁止方向与通常习惯相反,因此常带来不便,它违背了大脑被长期教育、已形成条件反射的认知,如要扭转,需要大量的时间去改变。正如品牌的定位与传播,必然是建立在人们“固有认知并为之行动”的基础之上做创新是一个道理,除非,你非常有钱和耐心。

【战略与策略】
曾经一位同事A,没学开车前,发动机就研究到了机械双增压的地步。一天同事B教他学车第一课,说:这是离合…,A忙问到:离合是干什么用的?正如今天很多老板或主管都会参加各种培训论坛,很多时候都会被开天眼,但,培训毕竟不是落地实操,具体怎么做并不知晓。

【结果导向】
每天都会接到各种推销电话,不少人都会花上几分钟婉拒。我处理方式很简单,以最快速度结束通话,表面上看似乎不近人情,结果导向来看,既然没有合作可能,为何还要浪费别人时间?你婉拒所浪费的时间,说不定用来打下一个电话就成交了。

【思维方式】
关于人的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创业与创作过程中需要并用,而个体却不能那么轻易玩转,此时考虑其他资源来补足,比如专业的职业经理人。思维方式往往同时决定了企业的着眼点与着手点,需要并济同驱,把面子与里子做强做扎实。

【咨询本质】
咨询也好,培训也好,顾问也好,都没有什么全新的、你不知道的招数,那价值何在呢?顺序和节奏!一种思维逻辑,所以咨询或培训一定要一步一步地引导,跟着逻辑走,就能看见不一样的风景!都是套路。

【沟通深度与人数】
人数越少,沟通话题越深入,有效沟通,一对一甚好,三五足以,再多也就聊聊天了;当然,喝酒与喝茶的情景不同,沟通结果必然两样,常有段子:酒壮怂人胆,喝上两口开始嘣了。

【广告变迁】
15年前,甚至更早些时候,那时会定期购买《中国广告》杂志,上面诸多台湾作品,以及4A在为国内大牌做的广告创意,会常看到意识形态的许舜英访谈什么的,能明显感觉到那时的广告是文艺的,品味的,多年过去了,消费水平猛增,传播载体爆棚,广告传播也进化的只剩下“Duang、Duang、Duang”

【社区电梯广告】
我有个习惯,在电梯内会专心看两眼广告,尤其纸质。如今生活几乎被碎片化与多形式的广告包裹,但似乎真没大专心看过,如果线上飘着的那些民用消费类产品的广告投放,选择居民社区电梯广告,是个不错的落地的方式,除精准人群与促销到达外,“品牌感”也会有所体现。

【智力行业天花板】
近段时间时常和搭档聊前行的方向,做过大胆的预估,未来5年,如果自身服务业态不发生变化,那变数并不会太大,而其他行业或许会有较大幅度的变化。这和行业的不可复制性、定制开发与价值认可间的失衡关系、高端人才的笼络、资本方的不屑都有着很大关系。还是我的习惯:不要总谈问题,如果你有兴趣,一起来聊聊方向吧,近期可约。

【中华建筑有感】
斗拱,即斗上有拱,拱上再有斗,如此往复,下方仅以一柱面为指点,可立百年而不倒。斗拱结构,正如品牌的建设与延伸,支点不足够牢靠,不必急于拓展,同时,即便拓展延伸,也应如斗拱结构,基于一点做同心延伸,这一点就是“品牌核心价值”

【企业转型】
做惯了外贸订货单与OEM的生产型企业,转型最大阻力在于心智,其次才是市场化思维,其次是资源与能力,再次才轮到方法。

【学习型组织】
智力服务型公司总要强化个体,专业培训不可少,标准化作业工具不可少,让员工快速掌握方法,并在统一认知维度上作业,近年来也成为员工重要福利之一,你公司的学习培训福利做的如何?

【符号学的心理暗示】
京东发现天猫那猫头太张扬了,不甘示弱,搞了个骨头,是希望你的顾客都摇着尾巴流着哈喇子去膜拜吗?从专业角度看,京东DNA特质没有错,问题是消费环境下的普世认知是否有歧义,有时候,这是大忌,当然,愿意拥趸跪舔的,请自便。

【如何对付“没感觉”的项目】
最近一个策划项目,行业集中度低,盘子大,且我对该行业熟悉程度非常低,签约后一直“没感觉”,这么多年头一次碰到,没办法,认真做功课,结合经验与系统工具,还真的找到了不错的方向,方案依旧得到高度认可,总结:多看消费情境、多问精准客群,多查业内信息,最重要的是多思考隐性需求

【直播】
相对国内刚刚起步的直播平台,电影《玩命直播》则展示了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片子讲述名为Nerve的真人大冒险直播游戏,观众付费决定玩家去挑战生活中各种冒险活动。网络与现实融为一体,“参与体验”的互联网消费特征非常明显。当你认为那只是个虚拟影片内的虚拟游戏时,Nerve app 已经发布了,好吧,用一部电影去推一个app,套路大大。

【向前进】
同学画展上,老师与同学们大多在唏嘘感慨,基本主题是近20年时间多么的不易,而我更喜欢聊未来如何做,如何做的更好,如何做的让自己更满意开心

【花活】
好几年前陈春花谈组织管理时一直强调“关键价值”,董明珠在卸任前的董事会上一直谈“核心技术”,这用来对应黄太吉老板的“好吃重要吗!”真是绝配!都在谈概念、谈模式、谈包装的时候,包装总要被打开。

【思维破局】
在既定的格局内不断焕新,不如扔掉重来,即使稚嫩,也必然显著。

【观自在】
前两天,朋友来公司喝茶说:曾经放过狠话,40岁之后,尽全力做自己喜欢的事,尽量不让自己委屈!我觉得甚好

【品牌策划】
品牌如人,品牌的策划,即完成一个人的内在精神与外在表现全面塑造,通过对自身特质、竞品差异、顾客需求等方面着手,确定品牌定位、命名、广告语、核心价值、利益点、支撑点的提炼,到品牌vi视觉体系、包装策略、线上线下终端形象等一系列品牌专属沟通语言,使品牌拥有自己清晰全面的内外表现,一改混沌不清的局面,这也是蓝章策划的核心业务之一。

【品牌管理】
你对你的定义,和朋友对你的定义不一定一样,同样,你对你品牌的定义,也不一定与顾客对你的品牌定义一样,这需要自身团队的贯彻认知,以及专业强大的品牌管理能力。约20年前,奥美提出的360度品牌管理,以及大学的整合营销传播专业,都会强调这个问题,但遗憾的是,只有少数大品牌愿意在这方面花资源请外脑。

【自我认知与行为】
过去,我会认为帮助过不少人,现在想想,只是根据自己的认知,站在自己的角度,说了自己的看法而已。同样的道理,别人的行为背后,总会有自己的认知。

【商业推广】
我惯用的玩法,仿生与夸张,产品仿生、特质夸张,与艺术无关,商业落地传播推广《好用有效真经》

【终端体验】
灯光,是商业卖场魔术师,站在一线卖场,你就会发现它的魔力!

【消费情感链接】
中国的消费层级很丰富,所以强调冲击力的病毒式传播依然有效,但有效人群已经发生偏移!新一轮消费升级,会让更多的人选择他喜欢的东西,而构建“喜欢”价值,已不再是单纯的“冲击力”,也不是“优势罗列”,即使到达,也会“视而不见”,这个时代,打通消费情感链接才是正事。

【塑造情感价值】
以什么样的身份,洞察消费者需求,进而确定什么样的情感沟通方式,以成为品牌与产品价值塑造的核心,已成为这个时代市场营销的必要前提,还好,我们擅长此道。

【商与情】
回到公司,发现收到三箱微护佳今年的pm2.5口罩,老总说,这两天雾霾严重,大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正如今天上午在另一客户那聊到的,与客户之间,除了商业,还有友情!

【他山之石】
便利店因为陈列面积有限,为了多出样,条装烟诸多竖立陈设,除了个别品牌的产品版面已开始立式设计,但诸多品牌依然采用横式,也许香烟的品类很特殊,但路数想通,这就是基于货架思维与销售情境给我的启示。

【左右脑与营销】
人的大脑分左右,对应产品营销,分别负责理性分析与感性认知,这与太极概念如出一辙,因此蓝章在项目策划撰文方面,极为重视对应左右脑,一般感性为先引发共鸣造就喜欢,再通过理性陈述表达事实本质,即完成“我是干嘛的、对你来说有什么好处”,相互交融,密不可分。

【颠覆的力量】
总有很多人叫嚣着颠覆,颠覆本身无过,有过错的,是个体对颠覆的掌控能力,即“度”的把握,以及表现力!

【社交的力量】
年底了,各种局多了起来,有事的没事的,有关的无关的,有用的无用的,有意的无意的,但或许一句话、一个人,就会带来改变,当然,无效社交占比依然不小。

【客户关系定义】
除了你是谁(品牌定位),还得搞明白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如你所知,圈层的核心,就是价值观与社会角色相同的集群,而品牌与顾客间必然也会因价值而交集,蓝章策划研究认为,这就是客户关系定义的基础,而客户关系策划的依据是品牌定位系统内的客群画像。在营销活动中,即可对应开发产品、创新渠道、策划活动。

【带感】
是凡睹物生情的情景,都是在提取人们内心深处的储藏室资料,品牌策划与传播,就是要找到打开资料的钥匙,所以,我们说品牌人格化,从另一个维度来讲,是与消费者心智的协同,因此才“带感”。

【浓缩的不一定是精华】
你会发现有些门店叫“XX生活馆”,但你不一定知道是卖啥!一般来讲,品类词是品牌定位展示的黄金位置,但有时提炼的概念是“封装”式的,或是浓缩的,需要稀释,需要做传播延伸再造,因为高度提炼的概念,往往会失去普世认知,看似很洋气,实则会被大脑直接过滤!广告语依然。

【社群经济】
宜和宜美互联网软装品牌蒋总,在2016中国互联网+创业创新大会上讲到,社群经济的趋势没什么可质疑,但需要做个知识分享型社群

【破局思维】
技术,可以驱动消费升级,首先依然是需要拆掉思维的墙!大开而大合,收放自如

【玩坏的地产推广】
过去10年,地产处于卖方市场,地产推广其实怎么玩都玩不坏,今天,似乎还有党羽坚持这么玩下去,当然,属于玩的不好还想玩的那一拨。试想,如果随大势,这一波地产推广策划回流到快消领域、民用品领域,会是什么结果呢?

【思维逻辑】
逻辑性好的脑袋的确在研究、分析、决策时较为出众,如果加上敏锐的洞察力,再加上顺畅的表达能力,那就完美。洞察力、分析总结力、学习力、呈现力、沟通力,借此话题,让蓝章的策划人员培养五力模型和大家见个面

【核心价值】
喜家德水饺餐桌上有个小牌,内有四字“好吃干净”,无疑就是它的核心价值,非常简单,简单到无需任何解释,一如西贝莜面村的“非常好吃”。重要的是核心价值要落地传播,要让大众感知,让顾客感同身受才是要点,为了顺应大众、方便传播,都摒弃了八股文式语句

【聚焦与专注】
中午得闲,在一创业孵化群里抛了个话题:山东的咨询策划产业发展的问题是人才驻留,而群里诸位导师大咖给出的答案看似都很专业,且滴水不漏,但大都不具备落地指导性!不禁再次提醒自己:聚焦专注,做深度,只做系统性品牌策划与产品策划,形成锥子效应!

【中产目标与文化突围】
经济发展,文化复苏,未来10年,中产阶层必然是诸多品牌必争对象,现在开始构建具有中国传统情愫的品牌,会是个不错的方向,但中产的价值取向并非工业流水所能给予的,必然在产品情感化与品牌人格化等维度进行突破

【二维码与惯性思维】
移动互联时代,你的所有宣传物料上,肯定少不了二维码,以为别人都会扫似的!这个现象像极了10年前的“网址”大流行一样,我从没在任何一个物料上联系过厂家官方电话、官网、公共号…因为有搜索引擎;不会扫任何商业品牌二维码,因为没有持续关注的理由,另外信息爆炸,资讯漫天,不敢给自己添乱。商家往往采用活动去拓展粉丝扫码,但为了逐利的驻留量很少,更谈不上互动,意义何在?很多时候,我们缺乏思考的意识与自信,而非能力。而且这与行业和产品关系较大,一般强情感黏附产品,或者体验型消费形态,做内容、做圈子、做落地,会好很多。反之,如果是个做齿轮玻璃洗衣粉之类产品的,且只做品牌内容发布的公号,那请先给个客户关注的理由!

【价值观】
近日服务的某品牌,在做品牌定位时,提出“人性化”特质,市场端讲人性化产品与服务,企业内部则以此为价值观贯穿企业文化。恰逢今日联系商议下阶段工作,得知六一儿童节,好多人放假回家陪孩子了。不得不说,好人性化!不懂人性化,就不懂消费者!

【明确传递商业企图】
原来老东家有位负责河北某地业务员,因渠道下沉,去发展乡镇市场,回来兴奋的说,我今天见到猪啦!很长时间成了笑柄!其实对于从小在城市长大的孩子来说,没见过猪很正常,但我们总会拿自己的主观当客观,正如品牌的商业企图,很多企业自己都不清晰,但总妄想客户能懂,对于商业目的以及产品诉求,要先策划,明确提炼,然后要全渠道、统一、长久、大声的喊出来!

【品牌】
很多企业把品牌当做营销的工具,而国外把品牌当做资本运作的工具!

【心态】
小时候,幸福是件很简单的事情,长大后,简单是件很幸福的事情。下场雨把车冲干净,都让我都感觉棒棒哒,你和我比什么幸福撒?!

【咨询策划行业现象】
有些老板花钱请咨询策划公司为企业做策划,但最终却是把老板的想法呈现出来,这其实双方都有错!1老板很自信与武断;2咨询公司不够专业和缺乏责任心。但老板当初为什么要请这家外脑呢?是被忽悠了吗?咨询公司一味迎合而无视专业?最终决定权、执行权都在企业

【战略与定位】
德鲁克说,企业是社会的器官,为社会解决问题,一个社会问题,就是一个商业机会,这是一个企业的使命,同时也决定了战略!而没有使命的企业,才会盯着竞品做差异定位。有使命感的企业,会先想到要为社会解决什么问题,然后再去创办企业来做这件事

【相信自己】
陪女儿读书,被安排读了本《天才少年维克多》,虽然故事逻辑有不少问题,且故事没有创新,但依然去相信它所倡导的“相信自己”主题,很多时候做事都是由内而外的,攘外必先安内,做营销必先回归产品打磨,人定胜天的道理也即是于此。

【品牌力】
品牌力的产生与积累,是需要与消费者保持全方位的、持续的沟通,以产生大脑留存印象,并激发类似宗教信仰般的追随能力!

【社群闲聊聊出的几句话】
1、坦课走过必坦途! 《坦课》山大文传学院副院长刘悦坦 2、特地®为你准备的! 山东高速/特地乳业 3不忘初心,傻傻坚持! 初心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匠人与工人】
匠人:做对自己生计与声誉负责的事,荣誉利益与苦果都归自己,因此必须极度负责;工人:在组织里被分配事,个人仅得工资,不承担经营责任。所以上至国家下至企业都在谈匠人精神,落实的方式就是合伙人与股权激励模式。做到“人民当家做主”但不“人民当家作主”

【消费者导向】
明朝皇帝朱瞻基,问农民为什么辛苦的种地啊?农民答:春耕夏忙秋收,稍有怠慢,今年就得饿死!朱瞻基没想到天下苍生关心的居然不是大明的江山社稷……这多么像一些传统企业,在品牌构建与传播管理环节还没意识到“以人性化为根本,以消费者为导向”的重要性!

【年轻的心】
最近做策划项目,人群梳理时不自觉的会把75年作为节点,似乎不大待见40岁以上人群(当然,排除行业和产品因素)两年后我也40岁,但并没有觉得现实中的我,是方案中的“我”,内心觉得与20来岁没区别,不同的只是价值观更清晰!如老齐说:新青年,正青春!

【耐用品的营销变革】
基于供给侧大势,结合85/90后客群特征,以及电商激荡,大宗民用商品如何去适应?更多声音是柔性化生产、个性化定制,而这些似乎在快消和体验型消费行业更加显著,耐用品更适合小批量+区域(行业)+O2O更为合适,即使这样在生产环节都需要突破,必须和一个BOM清单做三天的时代说再见!而用于加快柔性化生产的设备开发,将是极大利好!

【商业迷雾】
都在说万科王石,搞得你真能看的懂似的!搞得真和你有关似的!连拆字大师都出来八卦一下!整个过程像极了多年前中国大妈带着饭盒坐在股票交易大厅看数字一般

【明确商业企图】
你应该能发现,时常很难体会到大部分品牌的定位,并不是你的感知能力弱,是你没有兴趣和义务去解读品牌深层次的东西,加上85/90后群体崛起,在品牌塑造与传播时,要非常明确你的商业企图,以及与之匹配的表现特征,别端着,别让客户猜,客户无感!

【文化修养锻造】
美国作家约翰•米勒博士说“对家庭来言,关掉有线电视这个简单的步骤,都能大幅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如果按当下中国现状,还得断掉WiFi……一个家庭没有网络、没有电视,就会往另一个唯心的方向发展,幸福自然而来,文化修养则是附属延伸品

【微信生活圈】
总有些群除了问早安就没有别的事;总有人老是发些不用回复清一清的消息;总有人事无巨细展示他的生活;总有人在朋友圈装完13又跑到群里装;总有人给自己点赞…总有我看不懂的事,当然,他们也看不懂我。

【艺术类学生的后艺术修养】
山工艺毕业展上常听到同学们作品“很有个人想法,很有灵气,但还可以再加强商业化的思维”之类的论调……但是,如果在学校里都不能修炼与保全自己的艺术修养,放到当下讲求品牌人性化、产品情感化、消费情境化的商业环境中,没有人性与灵气,商业还有什么可出彩之处?

【心与理】
我发现,距离艺术越来越远,究其原因,最大的问题在于我越来越注重“为什么”,而艺术则更多的是“我感觉”,像极了朱熹理学与王阳明心学的区别,工作中也会表现出极大差异,所以,时常告诫自己,心与理双向维度的思考与实践,才是品牌圆满的表现!

【规矩、信念、师承】
看百鸟朝凤,一句“无双镇不能没有唢呐!”让我惊叹!所有传统的技艺也许都会被替代,正如今天总会成为昨天,非遗,是我关注很长时间的方向,但我并未对各种濒临消绝的表象所扼腕,唯规矩与信念值得今人思考,另外我力挺的传统师承,是可以达到德艺双授的目的。

【商标】
商标是品牌知产管理的核心部分,而不少老板在这方面都是有意识无方法,甚至分不清公司注册与商标注册的区别,还有只注册了拼音没汉字的商标,问原因,说洋气!殊不知,过去中国人向来是读汉字的,狭义上讲,字号才是国人的商标,所以才有了“中华老字号”

【文案策划】
过去广告策划与文案写作,书面化语言居多,你要用口语,即会遭到甲方鄙视,而整篇文雅生僻词及排比对仗句式则更显水平;而今,只要符合客群痛点、隐性需求、说清自身特质与行业差异,再用情境化口语表达即是方向,当然,方向不代表优秀,水平在个人

【做事与发声】
接触不少山东老板很讲求工厂园区建设,做足文章,而传播层面则拖后腿,加上传统媒体效果断崖,新媒体投放的顾忌,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做了,频繁参加各种培训班,频繁找人找外脑,而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老板本身的认知、意识和行动,改变,还不晚!

【营销与策划】
近日与一营销策划公司老总聊了个很现实的话题,如果某企业没有任何营销部门与人员,你来做他的营销(无论甲乙方身份)你能玩转吗?你怎么来玩?目标、模式、步骤、产品、团队、渠道、传播……这,是唯一考验营销策划机构或人的标准!唯系统

【观点与案例】
观点是专业积累阶段性“陈述”,实操案例是专业发挥与观点落地的“证明”,观点与案例都是承接项目前的广告,但如果你没实操案例只有观点,则会被“学术派”,只有案例没观点,或许客户从案例中看到你的观点,所以就市场而言,案例较之观点更为重要

【关于自拍】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互联网与美式生活项目组调查发现,54%的人曾在网上发过自拍。从性格分析,爱自拍的人一般懂得挖掘自身优点,善于自我欣赏,追求上进。但其中不乏浮躁、自负的人热衷于接受他人崇拜的目光,病态地吸引他人眼球。你身边有爱自拍的人不?

【人性与传播人性】
迪斯尼的《疯狂动物城》与《奇幻森林》都在借动物说人性,都在传播人本善的种子,这又让我想起Google的社会责任与价值,而恰巧今天有篇关于百度竞价排名的黑幕文章曝光,反差实在巨大,不做评论,自在人心

【角度与结果】
你的绚烂夺目,在于别人从哪个角度看你

【那都不是事】
现在好像微信就是生活直播间,而对于开源的微博来讲,微信根本不叫事;但对于现实世界的花红柳绿,微博根本不叫事;但要与身边与当下的事物比,那都不叫事!

【物像化】
每个女生都知道雅诗兰黛小棕瓶眼霜,如此出名除了品牌与效果外,“小棕瓶”这名号功不可没!物像化命名可使大脑产生对应景象,因而更容易被记忆、被描述被传播;另广告传播采用物像化元素与手法,效果依然,这也是为什么会有天猫、京东狗、宜和宜美尺子君

【口碑效应还需口语化文案】
见过很多策划案,总会把文案写的很书面化,看起来似乎很有文化,尤其是经历高度概括与提炼的主题性广告语等,从而丧失了“顺口读出来”的便利性,而放声朗读才是“被传播”的便利条件,因为你的朋友“口碑点评与推荐”,你的信任感就会猛然陡增!

【人本的力量】
所有的产品都是解决人性的需求,有的是理性需求,有的是感性,有的是显性需求,有的则需要去探索与洞察的隐性需求,找到它一切迎刃而解!而当一个行业都在追逐虚无的感观价值时,回归一下人本的理性诉求,甚至回归下人性与功能诉求,也许会有意外收获

【团购的本质】
团购已成为体验型消费不可或缺的销售通路,究其本质,我认为有三:1广告费变种,想通了就别心疼买单时才团购的利润了,2满足消费者“占便宜”心理,3充当圈层/粉丝营销的证言系统、竞品排位系统

【感官价值+隐性需求】
人的下意识或无意识的行为与动作,才是对于事物价值最真实的评判,所以很多品牌及产品在感官方面做足文章,也算是博得青睐的重要方式!而为什么要买这个牌子的产品,综合同质化现象与85后群体特征而言,找准客群隐性需求则是有力的临门一脚!

【付出与价值】
故事版:小白兔去钓鱼一无所获。第二天又去依旧,第三天刚到一大鱼跳出来:你再用胡萝卜当鱼饵,我就扁死你!现实版:晚7点烤鱼馆,餐厅不大,一会唱歌一会蹦迪,狂躁!正餐时间就俨然酒吧模式,赶紧夺路。so付出的不一定是客群想要的,不一定有价值

【标签化生存】
标签1.0时代区别商品分类;2.0描述互联网主要内容,以便检索分享;3.0信息碎片化的移动互联时代,标签更是凸显品牌目标与定位的关键,更需要强化,你的标签是什么?能体现你的目标与定位吗?你的客群能感知吗?客群感知内容是否与你想传递的一致?

【品牌情感链接器】
最近朋友圈被亲自去云南找普洱茶的老板与茶友刷屏了,看得出,太平盛世讲究喝茶的人多了,而移动互联时代,品牌人格化、产品情感化、销售场景化、消费情境化成了大势,茶行业一味的深入溯源后,最终还是要考量人的因素,制茶师傅的手艺才是产品最终的区隔,才是品牌的原力,才能产生粘性消费!

【真名昵称】
昨天山东艺术学院讲课,遇某同学微信昵称是真名,令我吃惊,不愧广告学专业!10多年前得干将莫邪时总点拨,混BBS就用真名,居然后来很多人见面时都说听过。而今移动互联时代,各种平台与窗口更需要整合利用,而唯一不流失的就是真名及头像,以形成个人品牌资产

【消费情境】
即在什么时空人物状态下消费,因消费场景而反推消费需求,这样其实已完成品牌构建与产品的开发逻辑,此时再增加“势”的理解与判断,将政策导向、行业竞争表现进行横向比对,这也正是我理解的移动互联时代的品牌战略规划的方向

【惯性思维】
与一老板谈粉丝与圈层策划,老板把积分那套搬出来,我问你及朋友有为积分而消费的习惯吗?客群年龄结构与习惯会为积分买单吗?还有要做app的,客户得多热爱才会下载品牌app呢?!时代与人群已改变,更须以消费者视角反观与审视,我要得现在就要,不喜欢没有理由

【工具】
工具是快速梳理作业方向,加速作业周期,快速辅导团队技能的好方法。但不是每个人拿起斧头都会做家具或者做出好家具,最终仍然需要原生的智慧与眼界,而10万小时理论告诉我们,认真专注,业界总会有你一席之地!所以不要轻视那些被你视为“一根筋”的家伙们!

【跨界融合的商业模式】
快捷酒店基本饱和,且还在不断遭受星级酒店与小特宾馆的业务蚕食,如何在既有成本之上,进行商业变革创新,今天早餐时“牛肉面餐馆”给出答案:早餐时间租给油条豆浆经营,同理快捷酒店的大堂与房间可以租给第三方与商务相关零售或体验机构即可

【消费需求升级】
简单理解即:过去由物质需求,转向现今的情感与精神需求,无论如何定义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获取与消费者的情感链接密码,如何营造“我就喜欢”的感觉!当然,行业产品不同,感性与理性的配比不同,这就需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跨界与颠覆创新】
今早看到观点:只局限于自己的领域,做改进型的创新,而无法产生颠覆性的创新,颠覆性的创新都是跨领域的……我非常认同,而跨领域跨界又得牵涉资源整合能力的问题,还是得看自身资源来定调,所以当下应该是个“资本×创新技术×整合营销”的新时代

【人亦品牌】
品牌如人,人亦如品牌,既如品牌就有你的核心价值与定位,就该不断把核心价值的标签做长放大,而为了定位目标注定要放弃一些人对你的要求,因为你注定成不了所有人理想中的你

【聚划算广告】
聚划算联手湖南卫视 的“非聚不可”摇一摇互动广告,画面描述特别场景下,还不忘摇一摇手机上聚划算,而强烈rap风的广告词“聚聚聚聚聚聚聚划算”,带有强烈客群特征,同时品牌核心DNA也被巧妙重复提及,识别与记忆性都俱佳!所以无论活动策划与广告表现都堪称专业

【机场书店】
你应该能发现,机场书店是中国当下商业的风向标,什么流行,就有什么书出来,诸如过去的微信营销、互联网思维神马的都一一展现了,现在,就让我们坐等各种“网红”书出现啦!

【起名&广告语】
品牌名是所有战略策略内核的集中体现点,移动互联时代,有人说好的名字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可是“起名子还要钱吗?”,广告语是品牌的价值主张,是向消费者传递为什么、凭什么买的关键因素,可是“随便想句顺口的话还要钱吗?”

【价值与价格】
接触诸多中小企业,很明显感觉到在品牌建设与管理方面欠缺太多,而老板们的认知渠道竟然很多来自培训公司,且很多时候都是培训公司为其做管理咨询的时候顺带把品牌与产品策划给做了。此处省略几百字,再找到我们时,似乎非常认可价值,但价格似乎多了个0……

【品牌故事】
今天拆了包西藏黑茶,口感带有明显的不羁特性,翻看包装,居然发现如此牛叉品牌故事,大意是如果感觉不好喝,那是你的福报未到,啧啧……如果不能由此产生信任,而继续转化成情感链接的故事,也都只是故事而已,带感,很重要,超过事实本身!

【冲击力&感染力】
卖汽车CD总是放着轰鸣的曲子叫卖,如同诸多老板总是一味强调画面的“冲击力”,思忖本质,改革开放后犹如井喷的市场,考量的是传达到位先声夺人,而今信息互通与产品差异成反比的情境,粗制滥造红利期将尽,只有带着匠心温度而精细打磨的感染力才能敲开心扉

【网红】
随着罗胖与papi酱的各种头条,网红又被搞到风口,也总有人幻想着把自己搞红,再把掖在身后的产品卖出去,也算是向粉丝经济与圈层经济致敬!而商业化网红本质就是品牌快餐化变现的方式,伴生的副产品则是多如牛毛的“网红”培训公司或大师,他们才是真正的赢家

【九块九包邮&挥泪甩卖】
淘宝有一大批你意想不到的产品只卖九块九还包邮;路边也有很多马上拆迁的挥泪大甩卖,只是老板这边泪甩完了,换条街继续甩泪,曾经一篇网文报道此商业模式背后利润惊人!成功之处无外乎迎合了占便宜不买便宜的心里需求

【品牌基因】
民航喷气飞机与直升机有种完全不同的基因,无论是跑道助飞,还是原地直升,一切从开发源头早已注定,你不觉得像极了当今的传统企业与电商企业对品牌的定义吗!

【品牌资产】
近日,几代人熟知的大白兔软糖,改成法式包装了,身价暴涨近10倍!照此玩法,可口可乐早该换模样了不是?我们早该喝不起可口可乐不是?大白兔已成功的将几代人累积的品牌资产糟蹋完毕!

【生活方式】
现在,你若不张口闭口就是互联网+、大数据、孵化器、众筹、股权、资本、天使、新三板、电商、创业、创新、整合、平台、迭代、三级分销……那,你还聊啥?!

【关于H5】
似乎伴随着微信而生的,诸如易企秀这样的模版式H5传播,各种恶心的动画、不搭调的配乐、冗长的内容,不合逻辑的诉求、从未停止过且愈演愈烈,像极了十多年前flash网站,像极了广场舞大妈……当然,flash网站牛逼的很多,大妈们的广场舞跳的好的也很多

【手机文章字数】
移动互联时代,手机就是器官,但手机上阅读文章的字数确实值得思考,有位自媒体大V朋友常用微信发表2-3千字长文,认为长文更系统和明晰,但着实考验阅读习惯;而昨晚另一咨询策划界朋友给出的文章是5-6百字,能说清观点也能顺应手机阅读习惯,我觉得字数差不多在一屏幕刚好

【写字楼一层开辟体验商超】
诸多产业都将客群锁定写字楼白领,所以一层往往是必争之地,恰好商业地产也在积极寻求突破,好吧,写字楼一层来个“体验式商超扫码购”之类的模式可好

【总裁班多的连总裁都不够用了!】
近两年,所接触的老板诸多会参加各种培训、各种会议,接触各种专家的点播与加持,因此,似乎思维也很赶趟,而深入细聊,你会发现不少人也仅仅直销“大方向”的“战略”层面,而具体如何落实与操案,则不得而知,我想很多朋友都有同感

【实体经济】
逛家电卖场,让我感到生活在未来;逛服装卖场,总让我感到生活在时尚前沿;逛超市,总让我感到生活在当下;网购,总让我恍惚其间,一如拿着现金与网银转账之间的差异。实体经济总能给人实在的感觉!

【守候】
从猴子到人、从蒸汽机到动车、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从微博到微信,人类演进速度越来越块、越来越快!你可以守候,但绝不是物本,而是精神

【个人短板】
别去顾及你那些短板,全力以赴的去打造你的长板吧!信息爆炸的时代,别人只会看你脑袋上有没贴着什么过人的标签!

【符号与印记】
年轻人,在打拼的城市里安了家,煤气灶点燃的那一刻,看着蓝蓝的火苗,都会是一种幸福!有生火做饭的地方,是家的原始基础,是人对家的本能反应

【冰山一角】
我们常常习惯分析成功品牌,成功背后的种种都理所当然的成为标杆!成功绝非偶然,绝非一招一式,背后总有一套庞大系统做支撑

【品牌命名】
移动互联时代,起个好名,就算成功一半了!什么叫好名字?我的看法有三:1依据定位,切入新品类,2撬动情感,打动内心,3有趣好玩,实现自传播或称被传播

【感性是动物的本能】
有人说,理性思维只存在于人类大脑中,动物界只有感性带来的条件反射式动作;又有人把人的性格做了很多细分,比如九型人格、MBTI、星座等,无论哪种分法,无外乎人性。情感,是人类的本能条件反射,是链接人性本能的最好元素,如果再有趣些,那是极好滴品牌塑造方法。

【促销话术】
“打完折XXX元”,原价基本成了仪式;“买这个你就放心吧……”信任基本成了奢侈品

【关于调研】
很多人压根没有痛点的感知与总结能力,所以才有了乔帮主开发颠覆型产品而不做消费者调研的桥段,很多时候新品类、创新类产品消费是需要教育和引导的;而改善型迭代产品,还是要听取市场反馈的声音,当然,想听见声音,你得走进他们、靠近他们。

【关于调研】
老福特说:你问客户要什么产品,他们往往会说“想要一匹跑得更快的马”。克莱斯勒做吉普问卷调查,反馈都是“豪华、发动机好、省油”,后来放弃调研数据,从人们对“野外、牛仔、自由”等隐性需求出发,最终提炼出了“马”的概念。很多时候,消费者自身缺乏认知与总结的能力,他们的回答总是基于现有品类做“合理”的回答,人类的隐性需求,往往才是核心源力,而这些就需要专业技能去体悟与感知并提炼。

【调研与体验】
脚步丈量,创意自现,最好的老师在终端

【终端是最好的学校】
多年前,曾经写过一篇以此为题的豆腐块,也曾经多次带着小弟去商超扫荡,所到之处,照片狂拍,册页尽收……如突遇促销员,也是采用早已预备好的套路伺候,如今,这项传统还在延续

二、产品开发与策划

【从消费情境开发产品】
纵观整个PM2.5口罩市场都在拼过滤效率的基础诉求,产品造型还带着非常强烈的劳保防护特征。因此早在2012年我们就为微护佳品牌提出时尚医护的定位,今年的产品开发策划则从消费使用场景入手,直接针对户外运动与健身两大强需求客群,划出一个新品类,根据客群购买渠道,再重新布局药店与商超两大通路

【产品开发策划】
不要固化思维,产品开发一定与高科技高投入划等号,重要的是你是否能探测到消费者的隐性需求,并把它释放出来,在传播上聚焦聚势,从而由产品动能形成品牌势能!

【产品策划】
过去做营销做产品离不开波士顿矩,如今消费渠道与行为发生改变,大单品与爆款策略登台,带动整体产品线动销,而产品策划就尤为重要,就快消行业而言,3000万以下营收,除了产品产品还是产品。产品策划一般包括品类定义、渠道创新、定价研究、购买指令、销售话术体系、有效包装设计、双终端创新、传播策略、市场布局及推进等组合拳,这也是蓝章策划的核心业务之一。

【人性】
万般逻辑,终归人性!follow your heart!

【产品包装策划】
近年来不少食品类包装越来越“不像常见的产品包装”,理由是针对年轻人开发,要有互联网特色,但往往此类包装并不好卖。原因是人会在生活中被产品信息长久刺激后,会在脑中建立“品类共性信息”,如果商品脱离这种共性,潜意识会先进行排除,避免试错,当然,如果你的品牌知名、传播费用足够OK另当别论。

【就餐等待的商机】
如果你具有敏锐的商业嗅觉,就餐等候,你能看到什么商机呢?

【产品开发】
想在一个成熟的品类出头,你的产品表现,必须不像这个品类,但又不让消费者感觉陌生

【产品开发策划】
蓝章在系统化产品策划项目中,又玩了一次产品造型设计,造型本身并没特别之处,只是在产品策略基础上进行准确表达,是内核与外延一致,而该产品的系统性策划才更为卓越!

【人性化与产品开发】
乔布斯当年有个惊骇产品与营销界的论点,就是不要就市面流通的产品调研消费者,而是研究人性,就如同iPhone手机的造型,其实是保留了大部分手机表现特征,而颠覆是内在系统架构,使其更加人性化,而并非一味逻辑化,外在表现特征则负责让消费者快速归类,无需再教育

【知乎的分答项目本质】
知乎“在行”的语音收费项目“分答”上线半月已赚足眼球,它实现了人们与明星、网红、企业家、大V们“约谈对话”通路,满足好奇心与虚荣心;同时也是种威客平台,一种知识变现的方式,可让相关咨询业边际成本降到最低,首要条件是知名而非专业度与廉价

【仪式感】
产品策划除了隐性需求与痛点探测外,还有消费情境维度的仪式感,仪式感是“添麻烦”的事,但凭添了消费乐趣和话题,农夫果园三种水果在里面,喝前摇一摇;威海卫烧锅酒1+1,小瓶高度酒倒进大瓶,这都是仪式感;还可拓展至促销方面,如家具家电送货放鞭炮贺乔迁

【痛点】
这词又被捧上了天,目标消费者真的有痛点吗?他们都会因为一些不完美而全世界搜寻解决之道吗?而现实中多数人并没有感到有多“痛”,即使有不便之处,也会自我消化,真正极致追求的人是不多的,更多的是商家的引导型痛点,那消费者会因为引导型痛点改变原先使用的品牌吗?也许这就是“产品为王”与“品牌为王”的争辩核心

【你能一句话说清产品优势吗】
我经常遇到很多老板,甚至营销人员讲不清楚自己的产品优势,或者讲了很多内容很多点,并自以为很好。我一般仅回复一句:请用1句话说出来你的产品优势!然后再用2-3句话解释前面那1句话,最后可以用3-5句话具体描述下即可。PS个人总结依然有效哦。介绍自己的产品优势不要总是比着竞争对手的来说话,而是要看你讲的内容,是否为你的目标消费群体所急切需要的!

【情感与产品策划】
基于技术趋同与新媒体自媒体的崛起,产品营销策划更需要考虑消费者情感链接神经元与圈层匹配属性。

【痛点需求与产品开发】
雾霾,让汽车日行灯成标配;碰瓷,让行车记录仪成为标配

【眼睛减负商机】
手机以成为利用率极高器官,对于眼睛来说,它得负连带责任,给眼睛减负,会是下一个调济型服务拐点或突破点吗?比如各种用耳朵的玩意

三、商业观察与观点

【品类名】
中国新歌声,今年的头牌赞助商“法兰琳卡”,在导师座椅的水杯、上台前的大门、乐手的吧台上都有logo、如果有标注品类名,那将是极好滴~

【奢瑞小黑裙成功之处】
除了从传销变种过来的三级分销模式外,总结如下:1女性群体占便宜心里,买裙子还赚钱;2利润高,可支持三级分销运作;3职业女性,圈层基础好;4黑裙适应性广,可穿场合多

【奥运首金】
中国整个网络都充斥着中国首金诞生的消息,意义何在?甚至畸形!。1能为国出征的运动健儿都是佼佼者,不要以金牌论英雄,尤其请不要用“仅获银牌”之类的词语;2比赛项目进程决定获奖进程,首金也就满足新闻界的素材而已,且对后续项目获奖者极为不公平。

【十三亿分贝】
实话说是因为廖佳琳的湖南宁乡版《Rolling in the Deep》知道的十三亿分贝,是档零门槛的方言×音乐栏目,过去一直关注“非遗”,所以对于以应和年轻群体的喜好,而策划的趣味文化娱乐性栏目还是要点个赞!群众喜闻乐见、媒体与商家皆大欢喜的把上纲上线的事办了,才足见策划功力!

【微商】
感觉做微商的,又赚钱、又爱分享,还有普世大爱精神,整天信心满满,鸡汤不断,一定非常幸福!

【非遗所思】
看非遗展,思考的如何打破匠人的“匠心”,不必拘泥传统的正宗性,而是需要应合当下的生活方式进而展开创作,用到的一个词叫“改良”,其实不如“迭代更新”表达的准确,所有形态都是针对当下,过去的,如果不更新,那就作古,也许讲市场化这个概念会被喷,但事实就是如此。

【SpaceX计划】
昨天马斯克站在第67届国际宇航大会(IAC)上发布“红色星球殖民计划”:票价20万美元,80天到达,10年后出发……全球媒体大都唏嘘不已,如此疯狂云云……而纵观人类历史上每个颠覆都会伴生各种讥讽,但人总要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方不枉此生!

【品类升级与价值锚】
高新第一猪肉串,寥寥几个字,非常明确的表达了体验消费类型的地域和差异化竞争定位。而猪肉串如此之突出,也许算是新品类,但不符合产品迭代法则,烤串产品与经营上还是往上走为好,也许这家店铺不会撑太久

【K记饭桶】
肯德基的K记饭桶可以看到几个事:1、外来品牌如何本土化;2、包括之前的本土式产品的上市,是否一直在打定位理论的脸;3、年轻人对一些贬义词的理解与接受度。

【优步招商广告】
不装不遮,两大利益表达到位!原来所说各种巧遇的利益,也只是在入市阶段玩的心里战,感性与理性,左脑与右脑,名实交替循环,营销就是这么有趣!

【Google的人性化管理】
几年前,一位Google 员工家人生病,但他的假期结束,家人的病情还没好转,他不得不选择无薪休假,或者回公司上班。一位同事听说后,提议有假期的同事,把假期赠送给这位同事,这项提议获得了批准。我想,我的朋友圈很多老板,在管理上一定和Google同样水平!

【直播】
文字~图片~视频~直播,终于直播了,而现阶段似乎只是在为了“直播”而播的形式阶段,大胆假设一下,未来会有两个发展方向:1直播的递进,甚至会在自己办公室家中车里,都装上摄像头,公知或想成为公知们,长时间多角度暴露直播;2内容直播,有料运营者的玩法

【一条视频】
翻看去年初的一条视频,发现选题与表达依然存在锋芒外露的路子,自我陶醉的思维,而今年越来越有对话的味道,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艺术,一切对我都越来越有吸引力。

【微信朋友圈】
今天的微信朋友圈 一如过去的报纸分类信息版

【关于微信群】
我对微信的公共号/订阅号的实际阅读极少,对微信群的交流参与也少,而对朋友圈的信息则会关注较多,今天开创集团周总也聊到了同样现象。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感觉。 并不是公号做的不好,而是朋友圈更像一个独立的人在和你互动,现在社会缺的就是这种状态感,我把它谓之人性,济南自媒体达人风雷麦子也聊到目前自媒体运营的公号要做的不再仅仅是转发文章,而是深度参与项目,进而系统化策划与跟进项目,未来的账号也绝不仅看粉丝量,而是阅读量,甚至转发量 对于微信群,或许基于微信的闭合产品设计,在没有号码及朋友推荐的情况下,基本只能靠群来获取想要的名片,而在沟通交流层面,除非是特定爱好群或工作群,或者基于线下活动较多的群,平台交流性的群估计很难保持活跃,你在某个群,也只是在那而已

【关于微信群】
1问早的,就为了刷个存在感,问题是有人关注吗? 2新闻搬运工,看新闻的都会有各种app,会看群内搬运的新闻吗? 3投票,为毛要投票?一方面叫嚣社会信任体系崩塌,一方面为几分钱红包投票! 4加好友,如果你真诚沟通并体现价值,必然有人加你,如果你从不冒头而疯狂加别人,最多通过后不看你而已! 5广告,都懂!

【关于刷屏】
你刷刷屏,我滑滑屏,你再刷刷屏,我就看不见你喽,多么和谐的时代

【屏蔽】
因为微信的封闭设计,造成诸多人疯狂添加好友,但其实也不认识也不沟通,甚至很多直接“屏蔽”,添加好友本质其实是找“听众”,殊不知你把别人屏蔽的时候,或许别人同样把你屏蔽,那这对“好友”也仅仅是活在对方的通讯录里

【创业路上】
写几点心得,给计划创业的品牌管理咨询界朋友: 1、永远认真对待已经签约的客户,不糊弄 2、做到每一个项目都成为你的代表作,让作品代言 3、保持善念,即使无法合作,也应把自己对项目的观点告知对方,手留余香 4、项目结束后,遇到对客户有益的信息也及时分享给他 5、一个人的能力可能很大,但精力有限。以上仅仅是个人认知,不存在对错,且看且滑屏略过

【创业心得】
我别的不会,只会一根筋的认死理:用心做,总会被感知!当初创业前,有幸签了一个A项目,我用心用力把它做好,后来有朋友推荐新业务,我把A项目案例给人家看,结果就签下了B,我又使劲做B项目,谈C项目时,把B项目给人家看完就签下了C,继续整C,谈D时给人家看了C就签了……

【智力行业如何选乙方】
智力工作,也算是个手艺活,手艺水平有高有低,作业心态有好有坏,甲方选择智力型服务方,也算是个费心的事,我谈三点: 1、代表案例知名程度与作业深度决定了该公司的能力; 2、项目实际领头人的经历与能力决定该项目的水平; 3、对该项目的理解程度与做事态度决定是否要与该公司合作。